
寶寶副食品怎麼吃?
從單純喝母奶或配方奶,
到開始接觸副食品,
其實是寶寶成長中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。
不只是補充營養,
更是學習「怎麼吃」的開始。
很多新手爸媽一聽到要加副食品就覺得緊張,
其實只要抓住幾個重點,
過程就能很順利哦!
來看看怎麼開始吧!
副食品是什麼?
簡單來說,是寶寶在還沒完全斷奶前,
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之外吃的「輔助食物」。
可以是流質、泥狀或軟軟的小塊食物,
主要是幫寶寶補充額外的營養,
並慢慢適應固體食物。

副食品四大好處
1. 補充營養隨著寶寶長大,
光靠奶水可能無法完全滿足營養需求。
副食品能額外提供鐵、鋅、維生素A、C與膳食纖維等營養素。
2. 訓練吞嚥及咀嚼能力
有助口腔發展,
對日後的語言發展也有幫助。
3. 培養抓握能力
嘗試抓取食物,
能訓練寶寶發展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能力。
4. 拓展味覺和多元飲食
早點接觸不同食物和口感,
可以幫助寶寶更接受多樣的食物,
培養健康正面的飲食習慣。

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吃副食品?
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哺育建議,
寶寶大約 4~6個月大,
就要開始嘗試副食品,
最晚不超過6個月。
爸媽也可以觀察寶寶的狀態,
如果出現以下訊號就差不多準備好囉!
.脖子堅挺、可以坐得比較穩
. 最近奶喝不多,甚至有點厭奶
.看爸媽吃東西會很好奇 (對食物產生興趣)
.單純喝奶好像吃不飽
▲這階段母奶或配方奶還是主食,副食品只是輔助哦!
副食品添加的基本原則
.種類:從單一到多樣
須避免一次嘗試太多。
先從單一食材開始,
觀察寶寶是否適應,
再逐步增加其他食材。
.數量:由少到多
初期須從少量開始,
若出現腹瀉或過敏症狀,
應暫停並待恢復後再少量嘗試。
.質地:由稀到稠,由軟到硬
一開始可提供湯汁或泥狀食物,
隨後逐漸轉換成較稠或小塊的形態,
幫助寶寶適應。
.方式:以湯匙餵食
用湯匙取代奶瓶,
讓寶寶逐步熟悉日常餐具。
.口味:保持清淡
避免加鹽、糖或其他調味料,
減少身體負擔,
也能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