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夕祭拜床母攻略
農曆七月七日(七夕)不僅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情人節,
在台灣民俗傳統中,
這天亦是七娘媽與床母娘娘的誕辰。
其中「床母」是新生兒守護神,
註生娘娘身邊的三十六宮女,
又稱「床神」、「三十六婆祖」、「鳥仔母」,
鳥仔母即是燕子的化身,
在臺灣民間信仰中認為燕子是送子神 (亦為輔助生育的神明),
專門照顧、保佑孩子成長到16歲成年。
有沒有常常聽到長輩說:
「寶寶在床上休息時,會無意識地咯咯笑,就是床母正在逗弄孩子」呢?
許多父母,
在寶寶生病、任意哭鬧、不易安睡時,
會祈求床母能保護孩子,
乖乖吃飯、睡得安穩。
因此,在七夕這天祭拜床母表達對祂的感謝,
也祈求祂繼續庇祐孩子平安長大。
【特別注意】
民間有「寶寶白天受七娘媽庇佑,夜間則由床母照顧」的說法,
因此雖然七娘媽跟床母都是兒童守護神,且同天生日,但並非同一位神祇哦!
如欲瀏覽【拜七娘媽相關資訊與攻略】請點此

拜床母的時間與地點
最佳祭拜時辰為「酉時(17:00~19:00)」
祭拜地點為寶寶的睡床,
如果是與大人同床,
就在孩子睡覺的位置上祭拜,
將供品擺放在寶寶的睡床上正中央做祭拜 (如圖片示意),
拜的時候要面對床鋪做祭拜,
並由門外向門內拜,
寶寶才會睡得安穩唷!
除了七夕之外,
平時也能拜床母娘娘哦!
例如寶寶出生後三天、每逢初一/十五等,
如出生後有祭拜床母,
建議拜到16歲成年為止哦!
拜床母的供品
習俗上會準備供品:
麻油雞酒、油飯、雞腿、床母衣(鳥母衣)、刈金
亦可依照心意增減供品。
手拿清香口唸以下祝禱詞:
「 今逢七夕佳節,奉請床母娘娘駕臨,享用供品,
信男/信女ooo,o年o月o日生,吾男/吾女ooo,o年o月o日生,
家裡住址__________,今天準備麻油雞、油飯向床母答謝,
感謝床母娘娘,照顧孩子身體健康,平安長大,白天乖巧聽話,晚上乖乖睡覺。」
也可以適時加入寶寶的狀況,
祈求床母照護。
香燒到五分之一時,
雙手捧持刈金拜供床母,
接著焚燒金紙及床母衣,
即可收拾供品。
拜床母的禁忌
.祭拜時間不宜過長
怕床母吃太久疏於照顧寶寶
.不能拜魚、酒、青菜
怕床母挑魚刺挑太久、酒醉
" 青青菜菜 " 疏於照顧寶寶
.不能擺放筷子
怕床母用筷子教訓寶寶
特別注意!
拜床母時孩子別在現場哦!
床母會守護孩子到16歲,
別忘了每年祭拜答謝床母的照顧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