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拜拜攻略【七娘媽篇】

七夕祭拜七娘媽攻略
七夕祭拜七娘媽攻略

農曆七月七日(七夕)不僅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情人節,
更重要的是:
在台灣民俗傳統裡,
這天亦是七娘媽與床母娘娘的誕辰。
其中「七娘媽」是「七星娘娘」,
也叫做「夫人媽」,
與床母娘娘一樣都是16歲以下兒童的守護神。


古人相傳七娘媽指七位仙女,
也有人說七娘媽是指織女,
織女與牛郎結婚生下孩子後就被拆散了,
姊姊們因為心疼牛郎織女,
因此暗中保護幫助孩子長大,
因此七娘媽成為了兒童的守護神。

後來民眾開始會祈求七娘媽可以守護自己的孩子,
甚至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當「契子」(義子、義女),
願祂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。

【特別注意】
民間有「寶寶白天受七娘媽庇佑,
夜間則由床母照顧」的說法,
因此雖然七娘媽跟床母都是兒童守護神,
且同天生日,但並非同一位神祇哦!
如欲瀏覽【拜床母相關資訊與攻略】請點此
七夕拜七娘媽的時間與地點

七夕拜七娘媽的時間與地點

拜七娘媽的供桌通常設置在自家門口外,
且通常在黃昏進行,
最佳祭拜時辰為「酉時(17:00~19:00)」。
記得在香爐下壓著七娘媽圖,
避免好兄弟誤食哦!
七夕拜七娘媽的供品
七夕拜七娘媽的供品

最具代表性的供品為:麻油雞酒、油飯、湯圓,
其中「麻油雞酒」與「油飯」為生兒育女後吃的傳統食物,
以此感謝七娘媽照顧孩子的辛勞。

此處的湯圓亦指糖粿,
將湯圓中央捏出凹痕,
代表裝著織女的眼淚。

供品皆可依照心意增減!
有些人還會準備三牲、芋頭、蓮藕、當季水果(ex:龍眼),
在金紙選擇上可用四方金或壽金,
也有人會準備竹篾紙製的「七娘媽亭」。

比較特別的是,
七娘媽非常愛漂亮,
喜歡「妝水水」,
因此也可以準備鏡子、化妝品(ex:胭脂粉餅)梳子,
並獻上圓仔花與雞冠花。
圓仔花象徵「團圓、圓滿」之意,
而雞冠花則有「加官」的諧音,
兩種花都帶有多子多孫的吉祥美好的寓意。

祝禱文參考:
「今逢七夕佳節,奉請七娘媽駕臨,享用供品,
信男/信女OOO,O月O日生,
家裡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天準備麻油雞、油飯、湯圓、水果,
祈願七娘媽鴻福齊天,賜福小兒小女,
賜福弟子家運平安,一切和諧。感恩七娘媽。」

七夕拜七娘媽的禁忌
七夕拜七娘媽注意事項與禁忌

.七夕避免吃牛肉
因為牛郎過往的工作就是照顧耕牛,
如果不小心冒犯牛郎,
可能會讓愛侶間容易出現爭執或衝突。

.避免穿著破洞衣褲
因織女過往的工作是織布,
若穿著破洞衣褲,
代表感情上將會出現缺憾,
未來感情可能會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。
所以在祭拜時要避免穿著破洞的衣服!

相較於床母娘娘,
拜七娘媽時的禁忌較少,
重要的是心誠則靈。